首页>新闻动态>S-PIPETTE移液工作站:实验室手动操作的效率新标杆

S-PIPETTE移液工作站:实验室手动操作的效率新标杆

S-PIPETTE移液工作站以创新设计理念突破传统手动设备的局限,通过模块化架构与智能交互技术的深度融合,为高通量实验场景提供兼具性价比与操作灵活性的全新解决方案,正在重塑实验室基础设备的效能标准。


S-PIPETTE 移液工作站

精巧设计:空间优化与操作便捷的平衡之道

S-PIPETTE采用紧凑型单柱式结构,整体尺寸压缩至350mm×450mm,较同类产品体积减少40%,可轻松适配标准通风橱或生物安全柜的有限空间。其流线型外壳采用医用级抗UV工程塑料,表面经防腐蚀处理,在保障设备耐用性的同时,实现实验室台面空间的高效利用。设备底部集成可调节支脚与水平仪,确保在各类实验台面都能保持精准稳定。


操作界面设计充分体现人体工学理念,配备7英寸电容式触摸屏,支持手势缩放与多点触控,实验人员可直观设置移液参数。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开创性的移动设备控制方案——通过专属iOS应用,用户可使用iPod或iPhone实现无线操控,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参数调整时,无需反复开闭柜门,既提升操作便捷性,更保障实验环境洁净度。这种有线/无线双模控制方案,完美适配不同实验室的操作习惯。


模块化架构:定义移液设备的新形态

设备核心采用专利的EZ-Load移液模块化设计,实现三大技术突破:


极速换型系统:通过磁吸式锁头接口,96/384通道移液核心的更换可在8秒内完成,较传统螺纹连接方式提速6倍。配套的锁头编码系统可自动识别通道规格,杜绝人为配置错误。

量程匹配机制:每支锁头预设电子标签,与特定量程吸头(0.5-1000μL)形成唯一匹配关系,当系统检测到量程不匹配时,将自动锁定操作并发出声光警报,从源头杜绝移液误差。

智能校准功能:内置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吸头密封状态,配合自动液面探测算法,可补偿因吸头磨损导致的精度衰减,确保CV值持续稳定在≤1.5%的行业领先水平。

在某顶尖CRO企业的实际应用中,实验员通过快速更换移液核心,在30分钟内完成从96孔板到384孔板的实验切换,设备利用率较传统单通道移液器提升300%。


智能交互:重新定义手动设备的操作体验

S-PIPETTE的图形化操作系统内置超过30种预置实验协议,涵盖DNA/RNA定量、ELISA加样、细胞梯度稀释等常规流程。用户可通过拖拽式界面自定义移液模式,系统自动生成三维操作路径模拟,使复杂实验设计可视化。其独创的"步骤回放"功能,可记录并重现任意操作轨迹,为实验复现提供数字化依据。


在数据管理方面,设备支持USB/蓝牙双通道数据传输,实验记录可自动标注操作员信息、设备校准状态等元数据,符合GLP规范要求。某三甲医院检验科的实际应用显示,通过实施标准化操作协议,不同操作人员间的结果一致性从78%提升至96%。


场景化应用:赋能科研全流程

在药物筛选领域,S-PIPETTE展现出卓越的通量适配能力。某创新药企利用其384通道模块,实现单日8000个化合物的IC50测定,较人工操作效率提升15倍。在临床诊断场景,设备与自动化开盖系统协同工作,完成新冠核酸样本的等比稀释与体系构建,使单台设备日处理量突破3000测试。


对于学术研究机构,S-PIPETTE的性价比优势尤为突出。其模块化设计使设备能够伴随科研需求升级,某高校实验室初期配置96通道模块,随着CRISPR文库构建项目扩展,仅需追加384通道锁头即可实现产能翻倍,设备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8个月。


未来实验室的效率基石

S-PIPETTE移液工作站通过精密工程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,重新定义了手动移液设备的性能边界。它不仅是一款实验工具,更是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——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、数字化实验记录和模块化功能扩展,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多聚焦创新思考的时间窗口。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哲学,正是现代科研装备进化的核心方向。